20100613

20100613-[CAX]手動設置 UG NX 中文語系

20100613-[CAX]手動設置 UG NX 中文語系


Step 1 : 開啟系統 "環境變數"。

Step 2 : 建立變數名稱 "
UGII_LANGUAGE",
            設定變數值為 "trad_chinese"。


Step 3 : 重新開啟 UG NX。


20100611

20100611-Paperless VS Less-Paper Office

20100611-Paperless VS Less-Paper Office

在Inc網頁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
The Paperless Office".對於 the paperless office 而言,是個不錯的概念。

無紙化辦公室the paperless office),對於數位化以及對環保的需求,是最終目標,可以讓不同國家間的工作者透過網路及權限,而看到文件,這是一般實體文件辦不到的事情,但事實上這根本不可能完全達到,可是卻有越來越多的少紙化辦公室the less paper office),其原因在於,實際上各公司組織對於數位化檔案儲存的機制並不完善,而針對於此點,GOOGLE傾向於發展更好的搜尋引擎,而一般的web 2.0網站則傾向於利用不同的標籤(tag)來建立文件與使用者間的關連性。

原文如下[1]:


【Reference】

20100524

20100524-[Book]無印良品的改革

20100524-[Book]無印良品的改革


閱讀心得--------------------------------------------------

無印良品(MUJI),於1980年推出,原先是超市的自有品牌,其產品之基本概念為『有道理的便宜』,商品開發及製造概念為『嚴選素材、檢視生產過程、包裝簡單化』,對於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商品魅力而言,低廉的價格,及讓消費者肯定的品質,才能逐漸被顧客所喜愛,進而獨立成單一品牌,並在台灣於2004年4月成立第1家微風門市[1]。但是在無印良品光鮮亮麗的背後,還是有過一段慘澹的歲月,並且歷經更換社長、關閉銷售點並建構專用銷售系統等一連串改革後,其事業才重新攀上高峰。

無印良品迅速地擄獲了消費者的心,營業額持續攀升,並持續且迅速地增加銷售點及銷售面積,產品數量亦越開發越多......但是企業快速成長,不僅帶來錢潮,連帶也帶來了諸多管理上的問題,主要是『人、事成本』的問題。

人的問題在於,企業快速擴張,連帶造成人事結構的改變,需要更多的人來管更多的事,這會造成命令傳遞的延誤,以及嚴重的『上下關係』問題,使得同事越來越疏離,造成死板僵化的隔閡問題。事的問題則是『暢銷品缺貨、冷門品庫存』,顧客追求流行,因此會造成某項產品熱賣,相對的也會造成某些產品滯銷,商品堆在倉庫裡,徒增的只是商品囤積的成本,並不會產生任何的利潤。

隨後,無印良品採取了一連串的措施,最主要是:

(1)更換社長,以科學、合理的態度去思考經營之道,利用科學方法管理企業; 

(2)降低成本:關閉多餘的銷售點、建立專用之銷售點管理系統(POS,Points of Sales System),有效地掌管單一商品的銷售與價格;並直接與製造商往來,藉此降低原物料價格成本。並活用設計師,讓知名設計師的作品讓作品更好,但不添加設計師標誌讓價格更低。而縮減經費最好的辦法,就是改善工作內容,天天都在想如何『簡單化』,如顧客買的是商品本身的功能,而不是精美的外包裝,因此採用極簡設計之外包裝就能降低包裝成本。

(3)對員工進行心靈改造,提高員工心理素質,讓員工真心為公司負責、付出,讓員工認同自己是主角,自然就會產生幹勁,才能推行『必須負責到商品售出為止』的觀念。為了有效管理員工與設計型錄,則採用『簡單的規則』進行條文規劃,達到有效設計,不需思考就能使用的程度。

看完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從無印良品的從無到有,發跡起步到蓬勃發展、經歷衰敗一番起落後,痛定思痛,浴血重生的過程,詳細內容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述可得,這本書是值得花點時間去看的,特別是改革重生那一段,更是值得一看,或許哪一天,可以當作借鏡、參考,也是不錯。

REFERENCE--------------------------------------------------

[1]MUJI無印良品網站(http://www.muji.tw/)
[2]渡邊米英 (2007) 無印良品的改革,小知堂, p.208.


20100411

20100411-[BOOK]我們比我聰明

20100411-[BOOK]我們比我聰明


讀完本書(原名:We are smarter than me),會讓人知道『口碑』的重要性,因為本書主要說的是『社群』的力量。光看書名『我們比我聰明』,可能會覺得內容是要寫『團隊合作』(Team work)這一類如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木板之類的內容,但事實不然,作者想闡述的道理,比較像是:你去山中,朝著群山萬嶺吶喊,這時候,你會聽到四面八方的迴響,是的,就是『迴響』,運用社群的力量,到浩瀚的網路世界中,丟出你的問題,並期待其他人回答你的問題,而且是非官方的回答,因為,我們希望得到的是『使用者』的回答,而這也是我一開始所說的『口碑』的重要性。運用社群的力量,可以讓不具有客服能力的公司或個人得到奧援,因為一個人遇到了某個問題,世界上的某一個角落,獲許就能解決他的問題,這在網路上許多論壇、討論區等地方,就具有這樣的特性,如BENQ在『MOBILE01』(www.mobile01.com)設立各種『超人』,將客服人員安插在知名的討論區中,除了能夠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也能讓使用者感覺到廠商的服務無所不在,但其實,在MOBILE01上,能夠解決各種問題的網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Web 1.0 比的是大,比誰的服務大,Web 2.0比的反而是『』,比每個小人物的貢獻度,天生我才必有用,誰知到哪一天,你我的技術、技能、經驗,能在網路上幫上某個人的忙,分享的精神,將造就每個人在網路上不只是虛擬的帳號ID而已,而是真實的存在。

Reference
[1] 李伯特,史班特 (2008), 我們比我聰明,培生, p.360.


20100316

20100316-[小說]少林寺第八銅人

20100316-[小說]少林寺第八銅人


Keywords : Book, Review, 201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看書名,還以為是講入少林學武功的故事,
但是,九把刀卻是把少林寺、易筋經、太極拳、丐幫、白蓮教.........等的主要人物通通兜在一起,來了個天下武功出少林,故事的大魔頭『不殺』,也是武功出少林,是正統易筋經的傳人,但是,卻是讓朝廷給買通,殺師兄(不苦)拭忠臣(文天祥),但是,故事的轉折也是在不殺大師出現後開始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走向......。

而故事的主人翁『乳七索』則是和『張君寶』,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張三丰』,兩人一同創造了『太極拳』這一套路。並先後出少林、當大俠、闖江湖、開山設壇......。

故事的主人翁『乳七索』,懷抱著要上少林學武功、闖銅人陣、下山當英雄豪傑的英雄氣魄,可沒想到,少林,變成了酒池肉林,要學武功,就要看口袋深度夠不夠,有多少錢就能學等級多高的武功套路,而七索沒錢,想學武功,就只好當人肉沙包,靠挨打來學武功,最後還被選上當銅人陣第八關的大魔王,但是,也由於他堅持不肯放水,所以被人說他狂,說他妄,惹得其他師兄弟也都來找他挑戰,卻沒想到,讓他把太極拳給練得更加完善,更有實戰價值。

而君寶在少林寺,更是慘,沒得學,只有當沙包的份,頂多就只有晚上,讓七索教教他學來的蹩腳少林武功,但是沒想到兩個人這麼琢磨琢磨,卻領悟出了一套『走圓』的武功心法,兩人沒在少林寺直接地學到了少林的72絕學,卻又暗地裡得到了方丈的默默指導、牽引,竟學到了易筋經,跟發展出太極拳,但是太極拳也不是天下無敵,方丈就指出,太極拳能卸去拳勁,但是若遇上了霸道剛猛的拳勁,又能卸去多少,卸去三分,猶傷七分,而這一缺點,也在遇上不殺大師的第一戰,讓七索、君寶的太極拳給徹底的敗了陣,換來的下場就是賠上雙手、斷了筋脈,幸虧得到丐幫幫主趙大明的幫忙,把他的雙臂接給了七索;而君寶則是得到了少林方丈以及銷聲匿跡許久的不苦大師的幫助,讓筋脈重生,並趕在七索與不殺大師的第二次對陣結束前,趕到,來了個太極生兩儀,風生水起,斃掉了那武功蓋世的不殺大師。

故事的結局,真的是令人噴飯,前面的故事鋪陳相當的成功,但是後頭,卻讓人感到意猶未盡。

一開始少林寺的荒唐歲月,沒想到是為了明日的雄起,這一點就安排得相當的好,想讓人看了直搖頭,看到最後還為他伸出手指頭(是大拇指,不是中指)說聲讚!而中間君寶早七索一步下山,踏入江湖行俠仗義,除了以名號『張三丰』殺韃子,還變裝塗金漆成了銅人,名號『太極』,為的就是先幫七索打響知名度,因為,太極拳是他們兩人一起創立的,所以君寶說這個江湖一半是他、一半是七索的,看到這,願意與朋友一同分享江山就讓人很感動,友情至上啊!......而歷經第一次的不殺大戰到七索突襲韃子皇帝,乃至七索願意屈居為武林副盟主開始,還以為這個聯合白蓮教和丐幫的武林會有一番作為,卻是讓武林走向結束的開端,一場武林頭人的會面,竟成了朝廷甕中捉鱉的戲碼,最後高傲的白蓮教第一高手『醍醐』,還以為會露一手功夫,沒想到只有耍耍嘴皮子,就莫名其妙地死在不殺大師的手下。整篇小說最感人的部分就在七索為了保護心愛的『紅中』順利脫險,而紅中願意陪著七索一起戰死,再搭配上君寶趕上大戰不殺的橋段,充分呈現出了『愛情』還有『友情』,兩人圍著不殺,運氣太極拳,豪氣地說出『如果我們贏得這一戰...便開宗立派,將這太極拳傳遍天下吧』,這真是超有畫面的!但是,結局,還蠻好笑的,君寶沒跟靈雪成親,氣得靈雪成立峨嵋,沒料到,底下弟子各個結成連理;而七索和紅中成了親...含飴弄孫。

結論,千萬不能把九把刀的書中所寫的故事情節當作一般人都知道的故事(張三丰、少林寺、臭頭洪武君、武當、峨嵋......),人們熟知的故事情節,到這裡通通不適用!小說雖然很好看,但如果不是讀者,應該是不知道九把刀是如何把各個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給拼湊成了另一篇令人拍案叫奇的小說。看看就好,千萬別當真,過於相信,小心讓人看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FERENCE

圖片來源: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0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0304

20100304-甲仙地震

20100304-甲仙地震

三月四號上午8點18分,臺灣南部高雄甲仙地區發生了規模6.4的地震,
從氣象局網頁收集一整天的地震測報資訊,其結果如上圖所示,第二個
強烈有感地震為8小時後,下午16點16分規模5.7的地震。

【氣象局地震資訊】[1]

時間 規模 編號 位置 
2010/03/04 08:18  6.4015  高雄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 17.0 公里
2010/03/04 16:16  5.7022  高雄甲仙地震站東南方 17.1 公里
以上兩組數據是圖表上的兩個高峰值。

【引發災情】[2]

1. 臺灣高鐵列車出軌,停駛。
2. 高美大橋,護欄龜裂,引道下陷10幾公分,上午封閉,下午通車。
3. 台南縣山上鄉宏遠紡織廠鍋爐爆炸,引發大火。

【地震百科】[1]

地震發生的原因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斷層是否與地震有關? 
許多大地震發生後,常出現地表破裂的現象,究竟是斷層引發地震抑或地震造成斷層,目前尚無科學上的定論。但是,斷層經常是地震釋放能量的地方。 
地震震度與加速度之關係如何? 
地震震度與加速度的關係,可以心理學家韋伯-費科納法則(Weber-Fechner)來解釋:即刺激的程度(加速度,αI,單位為公分/秒2)成等比級數增加時,感覺的程度(震度,I)將以等差級數增加。
本局現所採用的震度階級,其與加速度的關係式如下:
log αI = (I/ 2 ) - 0.6 

震度
震度分級
地動加速度
(cm/s
2,Gal)
人的感受屋內情形屋外情形
0無感0.8以下人無感覺。  
1微震0.8~2.5人靜止時可感覺微小搖晃。  
2輕震2.5~8.0大多數的人可感到搖晃,睡眠中的人有部分會醒來。電燈等懸掛物有小搖晃。靜止的汽車輕輕搖晃,類似卡車經過,但歷時很短。
3弱震8~25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搖晃,有的人會有恐懼感。房屋震動,碗盤門窗發出聲音,懸掛物搖擺。靜止的汽車明顯搖動,電線略有搖晃。
4中震25~80有相當程度的恐懼感,部分的人會尋求躲避的地方,睡眠中的人幾乎都會驚醒。房屋搖動甚烈,底座不穩物品傾倒,較重傢俱移動,可能有輕微災害。汽車駕駛人略微有感,電線明顯搖晃,步行中的人也感到搖晃。
5強震80~250大多數人會感到驚嚇恐慌。部分牆壁產生裂痕,重傢俱可能翻倒。汽車駕駛人明顯感覺地震,有些牌坊煙囪傾倒。
6烈震250~400搖晃劇烈以致站立困難。部分建築物受損,重傢俱翻倒,門窗扭曲變形。汽車駕駛人開車困難,出現噴沙噴泥現象。
7劇震400 以上搖晃劇烈以致無法依意志行動。部分建築物受損嚴重或倒塌,幾乎所有傢俱都大幅移位或摔落地面。山崩地裂,鐵軌彎曲,地下管線破壞。

【Reference】

[1] 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
[2] Yahoo 新聞,http://tw.news.yahoo.com/

20100227

20100227-[Book]風城七口組EMBA私週記

20100227-[Book]風城七口組EMBA私週記

【書名】風城七口組EMBA私週記

【心得】

作者等人以中年重返校園,就讀交大EMBA(Ex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高階企業管理碩士)兩年的時間與其同儕間組成『七口組』的相處過程,七口組成員分別來自不同產業的高階管理層,分別代表不同的行為(帳房、活動、總務、學藝、發音、形象、組頭),利用學員間的互動來闡述經營管理的觀念。其中提到會中年重返校園的最大因素是『瓶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年危機』,工作上正要歷練成熟,卻感到疲憊,想要有所改變,卻又心生猶豫。會有這種矛盾,對於想就讀EMBA的人而言,他們是職場上的成功人士,卻同時對成功看到不安,因此,選擇借由學習,重新調整、歸納思路來改變、突破、來挑戰自己。

本書對於EMBA上課內容沒有太多的著墨,主要在講教室外的活動,以及七口組每個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方式跟風格,再利用不同的事件(選班代、遊戲、遊學......)點出各個行為的處理方式。對於想一窺EMBA到底在賣何種膏藥的人,是會失望的,因為,這本書是以作者等人的週記所寫成的,而非以上課講義收錄而成,所以,看得到EMBA的生活面,但看不到教授在EMBA課堂上的諄諄教誨。

看完本書,最大的感想就是,EMBA,就是一塊敲門磚,敲開不同產業中高階管理層的交流圈。
【書摘】

#. EMBA =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高階企業管理碩士
#. 設定目標》》規劃》》執行。
#. 預演,是為了排除所有不可掌握因素以降低風險。
#. 再確定一次。
#. Karl Marx:我們不是來瞭解世界,我們是來改變世界。
#. 所有的選擇都有代價。
#. 你以為看見了錢,但眼中的錢不一定是實際金額,也不表示你賺得到這筆錢。
#. 製造業不再是製造業,而是『製造服務業』。

【Reference】

楊永妙,黃基民 (2005) 風城七口組EMBA私週記, 天下文化, p.208.

20100226

20100226-【Movie】正負2度C

20100226-【Movie】正負2度C


【片名】正負2度C
【網站】正負2度C行動聯盟官方網站(http://正負2度c.tw/
【心得】

先前全球已經有多部紀錄片描述地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但,那都是出自世界上的重要經濟國家,如美國、英國,而談的都是全球性的議題,讓人看了會覺得那是這麼一回事,卻又有點事不關己;而未被提及的區域,並不代表危機不存在,而是被忽略了,而這...往往將造成潛在的大遺憾。

這是第一部由臺灣觀點出發的氣候變遷紀錄片,看到的災難都是真實的新聞紀錄,如風災、水災等天災或人禍,以前天災就真的是老天所造成,但現在絕大部分都是人為所引起,與天比高,與海爭地,追求人定勝天的好名聲,卻造成比天災更為嚴峻的人禍。面對這些災噩,不願意也得面對,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就算沒有這些災難,從生活中也看得到氣候的改變也益發顯著,未來的四季將變成春短、夏長、秋短、冬長......促使這改變的肇因是來自於工業革命對能源的消耗,而面對未來的殘酷氣候,對於能源的消耗,更是無底洞,但是,資源有盡,需求卻是無盡,對於能源的需求將會更多更多...

根據片中所提,臺灣,人口密度是世界第二,僅次於孟加拉,更是名列三大颱風島鏈之一(其餘為菲律賓、琉球),當極帶地區融冰造成海平面上升,會先被淹沒的地區將是帶來世界各國經貿往來的三角洲,而臺灣則分別為:東石、林邊、南陽平原、麥寮、臺北盆地、高雄市...等地。

片中所提之各項數據,姑且信之,瞭解問題嚴重性就好,不要太針對數據的大小太過吹毛求疵,因為每每有人提出這類紀錄片,帶來的總是褒貶不一的批判,知道地球是越來越熱,資源是越來越少,對於地球暖化,人們需要做的是越來越多,這就夠了!

結論:地球暖化,人人有責,減少資源浪費,未來才會有好日子!


20100220

20100220-[Event]皮克斯高雄總動員

20100220-[Event]皮克斯高雄總動員


【展覽名稱】皮克斯高雄總動員(Pixar 20 Years of Animation)
【展覽日期】20091208 - 20100307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看展心得】

值得一看,早點去,免排隊。其實它的技術我們都會(CAD,RE......),缺的,就是那一點點的『創意』!但是,設計師畫出來的東西,就是有其水準,簡單鉛筆素描的作品就是能表現出近乎真實的層次感。而在出口的地方,有一張流程圖,畫的是一部動畫從創意發想階段、草圖素描、配色、打光......而3D動畫的地方,只佔了一小小部分。

結論:3D動畫只是工具,重點在創意


20100216

20100216-[Book]研磨商業力

20100216-[Book]研磨商業力

大前研一先生的書,很累,很有趣,因為他在宣告每個觀念時,不只是告訴人觀念,他還會提出不同的問題讓讀者一起思考,一起利用他所提出的種種觀念,來提出不同的解答,這在他的書中,是一成不變,但是卻是同類書的異類。

本書提出了所謂的『商業力』,簡單的說就是:
商業力 = 先見力 + 突破力 + 影響力 + 工作力 + 人間力
一個簡單的觀念是由其它的五種觀念所構築。

先見力,就是指資訊的掌握程度;突破力,是指面對障礙的解決能力;影響力,是指如何讓週遭的人瞭解各種價值的能力;工作力,講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人間力,講如何在生活中利用生活作息以及培養興趣來增加自己額外的工作能力。結合以上五種能力,就是『商業力』,目的是在培養『經營能力』,所謂的經營能力,就是指任何行業都適用的能力,如總經理,就是一種通才教育,去到哪個行業都具有總經理所需的能力。

【Reference】
[1] 大前研一, 研磨商業力, 天下雜誌, (2008) p.240.